9月6日,在來安縣新安鎮中心學校六年級教室,韓先春在上語文課。
9月6日,韓先春老師和學生一起在學校食堂吃午飯。
“通過肢體語言,不同民族的人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很好地交流。我們和少數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抱在一起……”9月6日,在來安縣新安鎮中心學校六年級語文課堂上,韓先春聲情并茂地講解《草原》,學生們聽得專注。
44歲的韓先春已經當了25年老師。1994年,韓先春師范畢業后被分配到來安縣龍山鄉中心小學,2008年又成為來安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。
2017年,作為安徽省第九批援疆教師的一員,韓先春來到和田地區皮山縣。他克服對地理環境和教學環境的不適應,創新方法,因材施教,經過一年的努力,三個班學員通過率平均為71%。他還利用課余時間編寫了6本共40多萬字的教輔資料與教案,為之后的支教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。由于業績突出,他被中共和田地委、和田行署授予“優秀援疆干部”榮譽稱號,被皮山縣委、縣政府授予“優秀支教教師”榮譽稱號。
從特教到支教的經歷,韓先春學會了用各種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梁。2018年,韓先春擔任來安縣新安鎮中心學校校長,變動的是崗位,不變的是愛心和努力。2019年1月,韓先春當選敬業奉獻類“中國好人”。
本報記者 徐旻昊 攝影報道
http://app.ahrb.com.cn/ahrb/layout/201909/09/node_08.html#c116791